在近日,Kairos 联合 metaera 以 X Space 的方式举办了一场 AI 与 DePIN 主题的 AMA 活动,邀请了 LBank 社区与社交媒体负责人、Nubila CTO Bob Chien、StakeStone CMO Ivan K、IoTeX 亚太负责人 Andrew Law、GEODNET 社区联络人 Miala Paloma 以及 OORT BD / Dev Rel Jimmy 等。在 AMA 上,Kairos 联合创始人 Dennis 分享了 Kairo 项目,以下为 Space 内容回顾。
Kairo:站在 AI 与 DePIN 两大主流叙事就交汇点
对于 AI 而言,其想真正 “跑” 起来,不光是模型得强,更重要的是 —— 得有 “跑的地方”。你可以把 AI 想象成一辆超级跑车,但没有高速公路,它也只能在车库里空转。而 DePIN 的意义就在这,它能把现实世界里那些 “分布式、碎片化” 的资源 —— 比如家庭 GPU、手机芯片、可穿戴设备 —— 统统调动起来,给 AI Agent 提供真正可扩展、去中心化的运行土壤。
Kairos 本身就是站在这个交汇点上,把 “高速公路” 真的修出来的团队,项目本身从硬件切入,用 SoulBoundRing 这个可穿戴设备,把感知、推理、身份、激励这些关键能力整合到一个小巧的设备里。你戴在手上,它就能采集像心率、血压、HRV 这种多模态生理数据,然后本地完成推理,还可以触发链上任务或分发到网络里其他节点协同完成。说得直白点,它不只是个采集器,而是一个随身携带的 Agent 节点,是你和整个智能体网络之间最自然的连接器。
Kairos 之所以选 “戒指” 做入口?很简单 —— 它贴身、不打扰,最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 “用户级” 的 Agent 终端。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只存在于白皮书里的产品。Kairos 的传感器模组、健康监测算法,包括帕金森震颤早期识别系统,全部都有实打实的专利布局,能跑、能用、也能量产。
当然,Kairos 不是只做技术,其更强的地方在于能够理解用户,也理解生态的运营逻辑。比如在 Kairos Stack 上,不懂代码的人也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去搭建自己的 Agent 服务;而开发者则能自由部署模型、集成插件,把自己的 Agent 发布到链上运行。而这背后,每一次任务的调用、每一笔数据的上传,都会带来激励回报。换句话说,你用 Kairos,不是单纯消费技术,而是在参与一整套智能体经济的共建。
所以相比之下,别人可能还在讲愿景,Kairos 已经在把 Agent 跑进现实、跑到手指上;别人还在搭平台、做 SDK,Kairos 已经在跑完整的闭环系统。未来每一个 AI Agent,不只是要能干活,更要有地方干活,而 Kairos 就是它们最适合的落地点。
通过 AI Agent 重塑 DePIN
对于 DePIN 网络本身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资源虽多、节点虽广,但很多时候是 “养在深闺人未识” —— 换句话说,就是明明有很多闲置算力,但没人能高效地调得动。如果没有一套真正聪明的调度机制,再多的设备也可能只是 “摆设”。
而这,恰恰就是 AI Agent 的价值所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网络里的 “调度大脑”,它能主动识别当前哪些节点在线、哪台设备空闲、哪个资源性价比更高,然后自动决定该把任务分配给谁,甚至还能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逻辑,让整个网络真正 “活” 起来。
而在 Kairos,其不只是停留在 “讲故事” 的阶段,而是把这事儿真的做出来了。 Kairos Stack 本身就是一个已经上线运行的智能体调度平台,所有任务都可以被智能拆解、分发到最优边缘节点执行,整个过程完全去中心化、全链上、自动调度。
比如你想让 Agent 处理一个复杂任务,它会被拆成多个原子任务,由系统自动决定分发给手机?GPU?手环?无需开发者手动操作,系统自己就搞定了。更重要的是,Kairos 的 Agent 还能自己 “进化” —— 会学习历史执行结果,比如哪个节点更快、哪类任务在哪种设备更稳定,下一次就能自动优化路径。这一整套机制,让 Kairos 平台现在在实际跑的很多任务上,调度效率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中心化平台。
当然,Kairos 能做到这一切,并不是因为 “想象力更丰富”,而是背后真的有一支非常硬核的技术团队支撑 —— 其中很多成员来自 NVIDIA、Solana 手机芯片、边缘计算平台的量产团队,具备超过 20 年的半导体和系统架构经验。从芯片到模型,从算法到硬件,Kairos 是真的能把 AI Agent “做出来”“跑起来”“落得下”。
而且 Kairos 也很幸运,项目一开始就获得了来自 Vertex Capital、香港金服 HKIFS、Oaktree Capital 等全球头部机构的投资。顶级机构的认可,让 Kairos 有了更充足的资源去搭建这个基础设施,也说明 Kairos 的方向得到了顶级资本的背书。说到底,Kairos 在做的不是一个 “加 AI” 的概念项目,而是一整套 Agent 网络能持续跑、能跑得快、跑得准、还能边跑边进化的系统。
加速 AI + DePIN 的落地
现阶段 AI 和 DePIN 各自的爆发力有目共睹,但真正要把两者结合落地,其实中间还是有很多门槛。首先是资源层的问题。现在很多项目在算力资源这块还比较集中在大模型推理或者云端服务,但实际上,大量的 AI Agent 应用是需要在本地、边缘侧运行的,这涉及到数据实时性、隐私保护、个性化响应等等。而 DePIN 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把这些原本闲置的本地资源调动起来。但问题是,这些节点之间很难有统一的调度机制,资源的质量和响应也很难标准化,这对 Agent 的运行就构成了挑战。
Kairos 做的事,其实就是在这个 “中间层” 搭了一整套体系 —— 从硬件侧提供了 SoulBoundRing 这样的入口设备,把用户侧的数据和算力汇聚到网络里;在后端, Kairos Stack 支持低门槛的智能体构建和部署,让开发者不需要拼很多底层模块也能跑起来。
这种软硬件协同的模式,在目前的 AI + DePIN 项目里还比较少见。Kairos 希望未来无论是个人用户、开发者还是企业,都能直接在 Kairos 上创建和调用自己的智能体,哪怕你不懂链、不懂 AI 代码,也能跑得起来。这是 Kairos 最核心的设计出发点。
同样目前一个趋势是,AI Agent 未来会越来越像基础设施本身,而不是某个功能的附属模块。它可能承接的是从交易、健康、生活到内容处理的一整套任务流,而 Kairos 是那个默默在背后支撑这些智能体运行的平台。如果未来每个 Agent 每天都会执行几十次服务,那这些任务在哪儿跑、怎么被调用、怎么结算,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机会了。Kairos 将成为那个默认承载智能体运行的环境,哪怕不是最显眼的那个入口,也至少是整个系统真正跑得起来的那层底座。
AI + DePIN 的技术与应用趋势
未来 AI Agent 会从 “云上跑” 逐步走向 “身边跑”。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智能穿戴、家居助手这些强个性化场景里,大家会更倾向于在本地、边缘设备上部署智能体,一方面响应更快,另一方面数据也更私密、更安全。Agent 会变得越来越 “贴身”,也越来越常态化。这背后,其实就是一个 AI 和 DePIN 深度融合的大趋势。DePIN 会持续演进出更成熟的资源接入标准和激励机制,让越来越多用户的设备可以成为网络中的智能体节点。
SoulBoundRing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不只是智能戒指,它已经具备本地数据采集、AI 推理、链上交互的能力,本质上就是一个手指上的 Agent 节点。而对于 Kairos 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也很明确。
首先 Kairos 会逐步将 设备和计算节点网络规模化,从 Ring 开始,后续还会扩展到手表、手机端、家用 AI 芯片模块等形态,形成一个真正 “万物皆可 Agent” 的边缘智能网络。
其次 Kairos 正在构建一个 开放式的 Agent 服务市场,也就是你可以像在 App Store 下一款 App 一样,在 Kairos 上选用你需要的 Agent 服务,可能是一个健康管理助手,也可能是一个交易策略模型。Kairos 未来不只是开发者能部署 Agent,普通用户也能 “订阅” Agent,并像拼积木一样组合使用。
最后是在跨链和跨领域拓展上 Kairos 也有计划。Kairos 本质上是一个智能体基础设施,Kairos 的后端计算堆栈 Kairos Stack 正在对接更多主流链的任务调度标准,同时也将 AI Agent 扩展到金融、游戏、社交等多种链上应用里。未来可能你在玩一款链游,背后角色就是跑在 Kairos 上的一个 AI NPC。
Kairos 对未来的定位,其实已经从 “做一套基础设施” 转向 “做 Agent 网络的操作系统”。Kairos 希望让所有 Agent 在 Kairos 上被创建、被调用、被协作、被激励 —— 就像以前网站都跑在 AWS 上一样,未来的智能体,也都跑在 Kairos 上。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Kairos 不仅关注 Agent 能做什么,更关注的是所有 Agent 要在哪里运行、如何协同、谁来激励,这一层基础设施,将由 Kairos 来完成。
其实在聊到 “AI + DePIN” 融合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哎呀,这是不是又是老一套?” 但当我们仔细想,很多场景其实离我们挺近的。比如说健康管理场景中,我们现在很多穿戴设备,比如手表、戒指,会测心率、睡眠、血糖这些数据。但现在都是传到云端去做分析。未来如果你的 SoulBoundRing 本身就是一个 “健康管理” Agent,它可以直接在本地就完成分析,比如帮你检测心率异常、猜测今天啥时候运动效果最好,甚至干脆给你推送个饭后饮食提醒。你想想看,这些数据都在你自己的设备上跑,没有上传到某个公司大服务器上,隐私就更有保障。而且当你去看病或买保险,需要共享一些数据时,又能用 DePIN 的激励和信任机制,把这些数据安全地提供给医院或保险公司,一举多得。
从用例上看,如果你平时会关注加密货币,或者想做点小投资,现在很多人可能在用各种第三方平台的 “量化策略”。但是未来你也许可以直接在 Kairos 上订阅一个智能投顾 Agent,不但能给你出策略,还能结合你的个人需求来做实时调整 —— 比如你突然想调低风险,它能秒回个新的策略给你。而且对隐私而言,你的投资数据只会在本地或可信节点上使用,它真正要跑交易的时候也是走链上智能合约,透明、安全,一看就知道是可靠的。
另外说到游戏就更有意思了。很多链游的 NPC 都比较 “木”,像个写死的程序。可是在 Kairos 上,NPC 可以是个真正的 AI 小伙伴,会根据玩家行为不断学习,还能跟你互动,像真人一样陪你组队。你甚至可以定制这个 NPC,让它进化得越来越 “聪明”,玩起来就跟跟真人并肩作战差不多。等玩家多了以后,这些 AI NPC 可能还会自己组队对抗另一个玩家阵营,画面不要太刺激。
这背后其实就是 “万物皆可 Agent”。任何设备都有可能提供算力、数据,加入到 DePIN 网络里,而 Kairos 就像个 “Agent 网络的操作系统”,让大家像拼乐高一样随意组合、订阅各种 Agent 服务。Kairos 的目标就是把这些场景在未来一两年内真真正正落地,让 AI 真的走进每个人身边,随时随地 “跑起来”。